近年来,民盟庆阳市委会在民盟甘肃省委、中共庆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四个把握”为原则,坚定不移走多党合作之路,奋进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不断提升参政党建设实效。 一、牢牢把握政治方向,高站位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庆阳民盟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四史”和统一战线史学习教育、“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主题教育以及纪律学习教育为抓手,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跟进学习中共中央、省委、市委和民盟中央、民盟省委重要会议精神,引导全市盟员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纪念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确立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暨中国民主同盟成立80周年等重大纪念节点,举办座谈会、书画展、征文、现场教学、线上答题等系列活动,激发了广大盟员爱党爱国爱盟热情,使政治教育在多样的载体中落细、落实,让思想共识在丰富的实践中深化、升华。五年来,民盟庆阳市委会被民盟中央评为“思想政治和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社会服务先进集体”“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先进集体”;三个基层组织被民盟中央评为“思想政治和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二、牢牢把握工作大局,同频共振助推庆阳发展。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服务和融入省市新发展格局,选准题、多调研,建诤言、献良策,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五年来,参加中共庆阳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举办的政党协商会、专题座谈会和调研考察活动60多场(次),提出各类意见建议200多条,其中“实施资源开发区生态治理工程”的建议,被列为全市三大生态工程持续实施。《加强农村边远村镇建设的建议》等20余条社情民意信息被民盟中央和民盟甘肃省委采用,20多人(次)被民盟甘肃省委评为“参政议政先进个人”,60人(次)被评为省市优秀政协委员。 三、牢牢把握民盟优良传统,善做善为助力民生福祉改善。积极开展“东西协作”,主动对接民盟天津市委、民盟上海市委,为庆阳市贫困中小学捐赠教学物资累计超过200万元。先后两次邀请民盟天津市委会深入西峰区、环县等地贫困乡村开展实地调研,优化帮扶项目。民盟天津市委1名县处级干部在民盟西峰区委挂职副主委一年,为加强双方沟通、增进合作友谊搭建了桥梁;先后选派两批教师赴天津、上海学习培训,促成西峰区陈户初中与天津二十五中的长期合作共建协议。深入八县(区)开展“希望工程·创客空间”“守护天使工程”等捐资助学、送医送药活动,累计服务群众6000多人次,免费发放药品20万余元。助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上报疫情防控社情民意信息10余件,累计捐款捐物23.9万元。举办“同课异构”及心理健康讲座等支教活动40多次,开展文化下乡活动20场(次)。连续多年组织盟员医疗专家、骨干教师赴甘南州夏河县开展对口援藏工作。盟员张恩武、彭玉峰分别荣获民盟中央脱贫攻坚、抗击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四、牢牢把握时代要求,创新举措推进自身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三个文件”精神,纵深推进“人才强盟”战略,五年新发展盟员70人,完成民盟市县组织换届,截止今年6月,全市共有盟员644人,市属基层组织10个,科级及以上干部84人(其中:副厅级干部1人,县处级干部15人,科级干部68人);盟员中担任各级人大代表9人、政协委员79人,担任市、县政协副主席5人。五年来培训新盟员和盟员骨干100余人次。着力推动民盟文化建设,编辑出版《庆阳民盟史》,组建民盟庆阳市书画院和读书会,建成盟史馆和盟员之家,创办《庆阳民盟》杂志。持续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努力建设书香民盟,通过文化建设广泛凝聚盟员共识。盟员中,现有中书协会员6人、中音协1人、省书协会员12人、省美协会员23人,省作协会员8名。五年,有16名盟员出版文学作品20多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