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苑 >> 正文 站内搜索  
百姓家的故事里见证改革开放40年
文章来源:民盟会宁支部    作者:王芳   添加时间:2019-01-04 15:48:33   点击: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跨越式的发展,使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40年物换星移,时光荏苒,见证芳华。转眼之间,改革开放已满40年,飞逝的光阴里,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回头望去,在这激荡神州大地的四十年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7年的82.7万亿元,增长了226倍,根据世界银行标准已经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今天,站在历史的新征程上,回首过去,我们才知道已经走出多远,不仅感慨万千。

  我是一个出生在80年代初,正赶上改革开放好时代的幸运儿,我的家乡在甘肃庆阳,在这里,贫困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反贫困是一个历史性课题,陕甘总督左宗棠上书朝廷文中指出“陇中苦脊甲于天下”。母亲一直都说我是个幸运的人。自从有了我,我们家就分了地,再也不缺吃的了。40年前,“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不是一句玩笑。小时候,生活对我来说,基本是这样的:家是土砖、黑瓦和下雨天四处放置的接水盆,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新老大、旧老二、破老三”,吃是勉强糊口,若能有几个苹果解解馋,别提有多高兴,不知道香蕉什么颜色,更不知道葡萄还有个孪生姐妹叫提子。对于这样的生活,大人们会用“穷”字来概括。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更不会有其他更高层次的追求了。记得小时候,农村人把做个城里人,吃上商品粮,住上楼房作为一种理想;近二十年来,城里人却反过来羡慕农村人有土地、空气好、有景色,并以在靠近有山水的地方有个属于自己的住所为奢望;在乡村振兴战略鼓舞下,“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指日可待,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正以农民变市民的节奏向我们款款走来。

  2003年大学毕业,我来到了红色革命圣地白银市会宁县,这是一片贫瘠的土地,这是一个因干旱贫穷而闻名全国的小县城,这里的人们是勤劳的,朴实的,大山给不了他们江南水乡的柔美,却给了他们迎难而上的决心,我虽没有从改革开放开始见证这个小县城的全部发展,但从2003年至今15年过去了,这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3年的这里,没有宽敞的马路,有的只是坑坑洼洼的水泥路,没有高楼,只有低矮的平房,没有出租车,有的只是挂着布帘的黄包车,没有现代意义的超级市场,有的只是七零八落大小不一的小卖部,夏日的黄昏格外的美丽,这里的街道却看不见人影,在这里,你感受不到丝毫的商业气息,这里的单位楼房没有公用厕所,有的只是院子里的土侧,没有自来水,有的是只是院子里的水窖,大街上依然可以看见穿着补丁衣服的人们,县城学校的住校生用传统的煤油炉子煮着一日三餐的洋芋疙瘩,一切看上去都是令人心酸的贫穷、落后。曾有人这样形容会宁“路是坑坑洼洼(土路)、水上漂着渣渣(窖水)、机械难上屲屲(陡坡地)、住的房子怕塌(土坯房)”,这是以前会宁农村面貌的真实写照。但是三军在这里会师,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三苦两乐的教育精神在这里走向了全国,今日会宁,清晨的超市中,琳琅满目的世界商品整齐罗列在柜台上;城市的街巷里,快递小哥把堆积如山的快递分发到“海淘族”手中;旅行社的橱窗里,“出境游”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度假选择。如果用三种颜色来描述这座在改革开放号角里崛起的城市,那就是金色教育,红色旅游,绿色杂粮,是昔日的贫穷让这里的人们认准了读书,是三军会师的长征精神演绎了恢弘革命史诗,为这里的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铸成了不认输、不怕苦的会师精神,是得天独厚的黄土地让这里成为了小杂粮之乡,是改革开放让昔日苦不堪言的会宁已经成为了一方宜居宜业开放开发的现代化城市。

  40年前,中国开始追赶世界。20年前,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如今,中国正在影响并改变世界。”从追赶、融入到影响世界,在现实与历史交汇中,如果我们在改革的轴度里,读懂一个民族深化改革开辟未来的信念,见证一个国家拥抱世界增进人民获得感的决心。那么,可以毫不讳言的说,会宁的改革发展同样是一部干旱地区向贫困发起“背水一战”的奋斗史和“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告别史,演绎着一个又一个说不完的故事。

  在会宁县中川镇三岘有一个叫钱望军的村民,一提起养牛,他就滔滔不绝,26岁的钱望军,是当地家喻户晓的致富“牛人”。1998年9月20日,钱望军踏进了三岘小学的大门,开始了自己难忘的学习生涯。2007年6月,他和报考的会宁一中差了5分,中考落榜。由于母亲常年生病,家中已无力承担他上学的开销,于是钱望军毅然决然的开始扛起了镢头,挥起了镰刀。2010年8月5日,46岁的父亲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为了给父亲治病,钱望军变卖了家里能卖的粮食、牲口,借遍了亲戚朋友四邻八舍,还在银行贷款10万元。父亲的病情有了好转,可钱望军家里一贫如洗,还背上了巨额债务。面对困境,钱望军没有妥协,他开始寻找挣钱的门路。想外出务工,可生病的父亲需要照顾,在家务农吧,收益微薄,根本无力偿还债务。钱望军望着3亩苜蓿地,突然灵机一动,自己种植饲草,那何不养牛呢?2012年初,他买了3头牛,走上养殖的道路。4月份,其中一头小牛犊出栏,卖了7000元,赚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2014年钱望军养殖基础母牛达到30余头,年经手育肥出售的肉牛达150多头,当年净收入就达到15万余元。2015年,钱望军注册成立了会宁县利衡绿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300亩土地,种植玉米、马铃薯、燕麦,彻底解决了饲草问题,走上了规模化的道路。2017年钱望军在小麦收割机原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当地山区耕地坡度陡、地块小的实际,改造设计了自走履带式青贮收割机,既解决了大型收割机在地块小,坡度陡的山区耕作困难的问题,又克服了传统小型收割机功能单一,不能捡拾粉碎的问题。2018年,他充分利用会宁县“21211”农业农村产业突破行动的有利时机,购买全自动青贮裹包机,回收当地多余的饲草,青贮裹包出售,既解决了周边广大散养户饲料利用率低,养殖效益低的难题,又给他自己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初步预计能够产生至少60万元的净利润。只有初中文化的钱望军一直坚持学习,从不会错过每一次村上、乡镇和县里组织的种养技术培训,如今,当地老百姓有什么种养殖方面的问题都去找他,乡亲们都亲切的叫他“牛老师”,当地老百姓都说“牛老师”管着全三岘的牛,“养牛要问牛老师”。这不止是一个普通百姓的致富故事,更是中国千万个老百姓共享改革红利的故事。是改革开放,是扶贫政策,让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走向了规模经济。

  走进会宁县中川镇高庙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整齐的蔬菜大棚。多年来,这里的农民主要以种植小麦、谷类为主,亩产收入也就百元左右。2007年以来,随着全膜种植技术的推广,一亩地全膜玉米产量可达到500公斤,能卖到1000多元;而现在,这里的农民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在原有的土地上种植大棚蔬菜,每亩收入超过了1万元(一亩地建两个棚),自家的土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万元田”。大棚种植,这在会宁是一个历史性突破,这个突破来自于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改革开放40年这里的交通条件,水利条件,土地条件,都极大地改善了,会宁人才有了自己的塑料大棚高原夏菜。2018年,全县新发展1.5万亩3万座塑料大棚,对会宁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打破了几千年靠天吃饭的模式,让千年来等天下雨的土地在引洮水浇灌下苏醒了;它打破了千百年来老百姓固有的思维定式,以新的眼光对接大市场;它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条件,让老百姓站在新的平台上发展生产、致富自己;它提升了山大沟深会宁农村的生产力,让群众加快发展信心倍增。

  40年,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羊肠小道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高铁将城市之间的距离缩短,移动支付让我们可以更加便利地买买买……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从温饱到小康,改革红利给老百姓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是真正的中国梦的实现。

(本文作者 民盟会宁支部盟员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