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盟史专区 >> 正文 站内搜索  
【盟史纵览】一支重要的中间力量:建立联合政府的斗争
文章来源:民盟中央   作者:   添加时间:2017-04-25 10:03:07   点击:

  1944年9月初,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在重庆召开,中共参政员林伯渠提出结束一党专政、立即召开紧急国是会议、组织抗日联合政府的主张。民盟立即响应。9月24日,张澜主持各党派领导人和民主人士400余人参加的集会,抨击国民党独裁统治,拥护中共主张。

  10月10日,民盟发表《对抗战最后阶段的政治主张》,分5方面共36条,专用一章表明态度,以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

  1945年元旦,蒋介石发表新年文告,意图以“召开国民大会”取代建立联合政府。1月14日,中共代表王若飞、徐冰在重庆与民盟领导人沈钧儒、章伯钧、张申府、黄炎培等人就改革国民政府、实现国共谈判交换意见。1月15日,中国民主同盟针对蒋介石的新年文告发表时局宣言,态度鲜明地指出,只有结束一党专政,建立联合政权,否则“不惟当前一切困难无从解决,整个国家民族且有陷于分裂破碎之虞”。这一声明影响很大,1月26日《新华日报》全文刊登了这一宣言,国民党当局禁止出售这天的《新华日报》,并派军警四出搜查、没收、撕毁。新华日报社员工上街散发报纸,重庆街头出现了争相购买《新华日报》的一幕。毛泽东还指示《解放日报》发表并在延安电台广播了民盟这一宣言。

微信图片_20170425100551.jpg

 

  3月1日,蒋介石在重庆发表演说,声称要在当年11月12日召开国民大会。10日,民盟发表谈话,重申对召开国民大会的态度,主张以普选产生国民大会的代表。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提出“成立一个由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和无党派分子的代表人物联合组成的临时的中央政府”,为此“召集一个各党派和无党派代表的圆桌会议”。建议遭国民党拒绝。6月16日,中共中央公开声明:中共参政员将不出席定于7月召开的第四届国民参政会。此时,国共两党的谈判也已中止。

  为调停国共关系,民盟参政员黄炎培、章伯钧在征得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的同意后,决定访问延安。7月1日,民盟中央领导成员、国民参政员黄炎培、章伯钧、左舜生、冷遹和国民党国民参政员褚辅成、傅斯年飞往延安。“六公”访问延安,黄炎培与毛泽东关于历史周期律的“窑洞对”,记载在黄《延安归来》一书中,成为历史佳话。图为考察团成员在延安机场受到中共中央领导的欢迎。右起:毛泽东、黄炎培、褚辅成、章伯钧、冷遹、傅斯年、左舜生、朱德、周恩来、王若飞。

  7月7日,四届一次国民参政会开幕,中共8位参政员和民盟参政员、民盟中央主席张澜均未出席。14日,国民参政会讨论召开国民大会的专题,民盟参政员黄炎培、冷遹、江问渔等发表书面声明:不参加国民大会问题的讨论。民盟和各党派的坚决斗争以及中共会外攻势的配合,终于使国民党参政员未敢倚仗多数强行通过按期召开国民大会的决议,改为“本会同人意见未尽一致……由政府酌情决定”。

  民盟内部对于是否出席四届一次参政会有不同看法,但参加这次大会的盟员没有放弃自己的立场(如职教社黄炎培等不参加讨论,青年党参政员虽参加讨论但提出《实施民主措施缓召国民大会》的提案)。7月28日民盟发表《对时局宣言》,再次重申必须召集各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的政治性会议,达成改组政府的目的。

  民盟在抗战后期的民主宪政运动和反内战、反独裁的斗争,有力地支持和配合了中国共产党;中共也支持了民盟的斗争,提高了民盟的政治地位。双方增进了了解,民盟成为与中国共产党相呼应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