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盟务 >> 平凉 >> 正文 站内搜索  
杜友房“吃亏”自勉
文章来源:民盟平凉市委   作者:孙志勇   添加时间:2014-09-04 15:04:30   点击:
  杜友房,字谋甫,生于1884年,庄浪县南湖镇人。是甘肃省民国初期教育家之一。
  杜友房早年在酒泉师范任代理校长,每年寒假回家,度过春节后又返校。如此一年一度于两千里之途往返一次。某年寒假,他仍如以往,雇一脚夫,策蹇囊书,踽踽而行。一日走至凉州的一个荒漠之境,几无人烟,寂寥四野,忽于怒号的寒风停歇间隙,依稀听闻近旁有人呻吟之声,便下驴与脚夫在周边循声察看,终于在一地震断裂的深涧中发现一人,已经气息奄奄,命悬一线。杜友房见状急忙叫脚夫解下捆行李的绳子,绾一个“活络圈”垂下去,让那人自行拴于腰间,先生即与脚夫从上面协力提拽,费好大劲把那人救了上来。两人给其灌水、喂食干粮,伤者才缓醒过来。问及遭遇,那人说道:他是常年行贩于省城与河西间的商人,这次回返途中,同行者窥他囊中充溢,便心生歹意,行进中乘他不备,将他打晕,抢去财物、马匹,并把他推入地穴中,至今已过三天了。那人感激涕零,说今日若不是遇贵人搭救,我必定是这荒滩上的孤魂野鬼了。
  杜友房见患难之人身体虚弱,无法自顾,便与脚夫一起一直将他送回家中。临别时那人备厚礼欲重谢,杜友房温言谢绝而去。春节过后西上,途经去冬搭救落难人之处,却见那人已备马恭候在路旁,言说已经在这里等候几天了。被一直把他送到酒泉师范。从此,两人竟成故友。杜友房每年西上至此,那人必是备马相送,一路侍奉有加。这样一直持续到他结束河西教育生涯之后。
  杜友房一直感怀于这段经历。他深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自然法则。斯后书写“吃亏”二字作为座右铭,一直悬挂墙上自勉,后来常常训诫子孙:“吃亏不死人,表面是亏,到了儿是福”。
  杜友房幼年家境贫寒,八岁时父母相继去世。长兄抚养并供他入学读书,十七岁时考中秀才,又相继成为拔贡。民国初,废科举、兴新学。杜友房于1912年考入甘肃省优级师范学校,191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被省教育厅先后分配于临洮县中学、酒泉师范、张掖师范任职。
  民国鼎革伊始,也是旧式教育向“新学”新型教育的转折时期。对于偏僻落后的甘肃,开辟新式教育的局面,更非易事。为解决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省政府决定按区域逐步开办九所师范学校。经过几年的努力,省内有八所师范学校相继办起,唯独武威师范迟迟不能开办。为此,省教育厅遂任命曾在省立第九师(酒泉师范)七师(张掖师范)执教中成绩卓著的杜友房担任校长之职,担负起创办威武师范(省立第二师范)的重任。
  在一无所有的基点起,创办一所学校的难度可想而知。一切须筚路蓝缕,从头开始。首先面临问题是资金和人才短缺。一开始,武威各县应交纳的款项都曲意推诿、拖延不交,使已启动的校舍建筑、设备购置等事项举步维艰,常使杜友房左支右绌,捉襟见肘,置身于困难和问题的重重包围之中。为筹措经费,他只得接连不断地向各县官员写信催讨。不惮屈已,不耻卑辞,忍辱负重,几近乞怜。就在这样艰难环境中,经过四个春秋的不懈努力,杜友房不仅把武威师范办起,同时还为当地办起了一所普通中学。
  杜友房从创办学校开始,师资的短缺一直是困扰他的一大难题。为使教学正常运行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他求贤若渴,千方百计四处延揽人才,向省内友人、同学、老师、上司那里求援,多方寻访好教师和管理人才;身先士卒,在此其间,他生丑净旦一身兼,既任校长,又担任繁重的教学工作,因教师极缺,他不得不去分教国文、历史、博物、美术等课程,那里有缺口,他就去那里补,可谓施出浑身解数,竭诚尽力,只恨分身乏术。其不屈不挠、鞠躬尽瘁的精神深得同行和当地民众钦佩。
  然而,当地少数人所觊觎,他们要么相互争权夺利乃至大打出手;要么煽动学生闹事,千方百计制造事端,几次酿起学潮,最终目的是赶走声名日隆的校长杜友房,取而代之以后快。杜友房为使一方教育大事不毁于宵小之手,他一面如实反映情况,请求上级秉公处理,一面紧密团结绝大多数教职员工,保证了教学的正常开展。最终学潮被平,挫败了邪恶势力的图谋。
  随着学校的建起和教学秩序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杜友房身心疲惫,遂有引退之意,便屡屡向上呈辞,但上司视其为不可多得的教育人才,几次辞呈均未允准,再三挽留不肯放归。时任教育厅长赵正卿回信说:“谋甫仁兄大鉴,……刻下正资热手,岂宜遽萌退志,尚希热心整顿,勉为其难是为至要。”甚至以教育厅的名义发文:“……惟查该校校长办理第九师、第二师各校,先后成绩均优,应补事实表赍厅,以便并案请奖。”想以奖励的方法以羁留。杜友房接令后却立即给省厅呈文说:“职奉指令,不胜惶恐,慨念职校何人膺此懋赏!奉令之下,感悚莫名,受之不敢,却之不恭。”以此婉言谢绝上级的褒奖。几经波折,终于清风两袖离去教职。
  斯后,省上调任他为成县戒烟分所所长,兼成县督学之职。在当时人们心目中,戒烟所长是个肥缺,如遇贪墨者,可大捞一把;但对高风亮节的杜友房,却是一道堵塞时弊的防线。他严收戒烟章程,秉公办事,毫不徇私;并且亲自四处演讲,还编写了通俗易懂的《戒烟歌》,让民众传唱。他表兄来信,想在他那里谋职,他即复信说:“……来信帮办,自应欢迎,……但弟平生办事严守章程,……人均有定薪,毫无余润。所有征款尽收尽解,刻下必难以枉驾。”
  1935年,杜友房因患痼疾辞职回乡,结束了他二十多年在外漂泊的生涯。因其在省内广有清誉,回乡后亦受家乡人众的拥戴,先后担任县督学、秘书、县志局编修、议长等职。但无论任何职,他都信守一个准则:有利于社会民众的事,他尽职尽责去办;对贪赃枉法之事,绝不染指。后来他目睹国民党官场愈益腐败,与自己矢志不渝、报效国家的理念相背谬,便与官场渐行渐远,婉拒官方委派的一切公务,退隐家中,“躲进小楼成一统”,洁身自好,孜孜以读书、研习书法自娱。
  建国后,杜友房深深被被解放初新生政权朝气蓬勃的气象、和为民谋利的精神所打动,遂萌生以残年余力继续为人民效力的愿望。人民政府根据杜友房的历史和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以地方开明人士待之,并分配他到县文化馆专为群众写字作画,并有多个社会兼职。作为旧时代过来的知识分子,先生主动适应社会的变革,一边勤勤恳恳地为群众服务,一边努力学习社会主义理论和国家的政策、法令,使自己的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并自书“积极”的条幅以自勉。一直奉职至1958年七十四岁时去世。
  杜友房先生一生以“吃亏”、 “活到老学到老”、“积极”三条座右铭自勉,也是他一生生活和人格的写照。透视其本质,其实正是传统知识分子立德、立功、立言的理想追求。 “吃亏”表明了他立德的理念,表现了他为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宁愿舍弃既得利益的行为准则,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是这样,在从事社会活动中更是这样,尤以办河西教育中忍辱负重、不计个人得失的作为更为显见;“活到老学到老”则是他立言的信念。杜友房存世的著述虽然不多见,但从仅存的信札和笔记中,可以品味其笔力雄健、见地深刻、富含哲理的风格。非庸常之辈所能企及;“积极”二字则表达立功的信念,其本质是儒家知识分子积极用世的传统思想。无论是民国初他在河西致力于教育事业,还是在成县戒烟所进行的戒烟活动,乃至建国后所从事文化活动,都无不贯穿着他积极用世、建功立业的精神品格。